真心話系列:想在台灣發展軟體事業,會異常辛苦,但是請不要放棄!

20120711

自從台灣流行FB、G+之後,很多朋友花在上面的時間也越來越多,包括我自己也會經常上去看看朋友的動態、回回訊息,甚至是回答客戶的問題!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相同的道理:過與不及都不好!

  • 太過黏在上面,就沒辦法集中思緒專心在工作、學習,到最後甚至八掛、嘴炮了起來…
  • 太少上去似乎就無法得知朋友間最夯的議題、分享最新的消息或是科技的新知…

而這也是為何我把FB的App從智慧手機上移除的主要原因之一,希望自己可以有段專心在工作、學習或思考的時間;但也不是完全不去碰它(Social Network),因為很多新知、分享或是市場行銷還是得仰賴它!

最近因為FB的訊息而讀到一篇中文網路圈還蠻熱的文章:降級論(很棒的分享)!再加上個人十多年來在台灣資訊圈圈的心得(資訊硬體、軟體、SI、專案開發、軟體服務提供者…),所以也想來分享一下個人覺得在台灣搞資訊一些很妙的地方,希望可以讓有心想朝這方向深入或已在其中的朋友們參考,至於認不認同就視各位自己而定囉~ 😉

 

台灣資訊產業一些很妙的地方:

  • 搞資訊的都賺不到大錢,但又餓不死,唯一得到最多的是「好人卡」(等級有無限上綱)!
  • 向會計師、律師諮詢都覺得應該付費,但諮詢資訊方面的專業卻覺得不必付費?!
    大概是覺得資訊很多人都懂,連公司的業務都會修電腦,不過是問一下也要收費?
    卻不知道(有許多人故意裝不知道)資訊產業和很多傳統產業一樣是有分不同角色、不同等級、不同經歷的…
  • 很多資訊產業的主管仍然是希望以硬體為主,軟體只是Bundle,最好還會有願意接受不公平條款的大量Developer們來合作,一起來創建一個Digital Ecosystem,而成果最大收益者還是該公司而非Developer!
  • 政府近兩年的政策是在推廣手機App,出發點很好,但問題是監督的關鍵單位真的懂這些技術嗎?
    看看手機App的比賽或一些推廣活動,大多數在述求的是遊戲產業,卻只有很少的生活應用相關App入選?
    因為太過強調UI、音效等要素,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:手機使用者的實際性需求(長期、中期、短期)!
    當然遊戲屬於衝動型消費,是有其重要的市場;只是國外也有很多的App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而且大受歡迎,像是Evernote、DropBox、Twitter、Instagram、Pinterest等等,反觀國內由於資源投放與審核單位的關係,很少、很少會有這些類型(習慣型消費)的App被看見!
    最有趣的是一方面鼓勵App產業,另一方面卻又不讓台灣的Android付費商店可以付費?!
    難道政府不知道Android 的Play Store市場不會比Apple Store市場小,是要這些寫App的人只選一邊站嗎?
  • 另外政府在推廣的雲服務產業也是,當國外四大天王(Apple、Amazon、Google、Microsoft)汲汲創建、
    經營自己獨特的Digital Ecosystem時,台灣擁有資源的企業也想自己來一套(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)!
    而且現今得到台灣雲服務補助的業者多數是以B2B的市場為主,很少有以B2B2C、B2C市場為主的業者,很令人擔憂的是:若不是因為有太多、太多用戶的使用需求(萬人以上),何必去用雲服務?!
  • 需不需要用「雲服務」來提供自家的服務應該是從實際需求面來看:
    超多使用者在使用→需要能承載大量連線需求或儲存空間的伺服器端→又要考量經營成本→所以用雲服務!
    台灣很多企業用「雲服務」是因為:
    有加上「雲端」或「雲服務」幾個字後的賣相會較好→舊酒換新瓶,然後價格提高後再打折→銷售給客戶

    所以台灣的IaaS、PaaS即便建得再好也不會賺大錢,因為策略與國外就不同了,看看Apple、Amazon和Google、Windows如何費盡心思來拉攏Developer們、希望這些Developer創建出更棒、更好的應用,然後其大量的消費者會願意付錢消費,然後這些錢就可以讓提供軟體的Developer們活得很好,甚至大賺一筆(當然也有不計其數默默無名而失敗的Developer們),而提供媒合服務及用戶市場的這些大廠也可以抽佣!
    反觀國內的業者多半是以不公平的條款來提供給台灣的Developer們,能力夠、經驗夠的好手們當然不會把一線主力產品拿來合作,頂多是二線或私下做來玩玩的產品;當然也有很多充滿熱血的新生代義無反顧地加入,不過我相信再過幾年,會持續那麼熱血的人應該會少之又少吧?!

  • 台灣的新生代創業家與傳統的資訊業者(ISP、SI、傳統資服業者)感覺很不一樣,新生代創業家會善用新科技、愛搞Social,會互相問寒、取暖,但大多數都還是得靠廣告公司、大型企業的專案承接維生;可是台灣目前有權、有錢、有人脈勢力的仍舊是傳統的資訊業者,對於新生代總是十分苛刻,資源給得少、條件要求多、然後還要品質棒、服務隨傳隨到(Bug要修要隨時負責處理)…
    所以我寧願自己慢慢發展B2C的軟體服務(像MobileCare手機保姆NDS偵測服務…)也不想接開發專案!

 

最後轉借朋友KNY(一位專門在開發Android App的朋友)今天所分享的內容:

『APP、雲端、數位產業、、、等等,如果你不認真的面對他,他就會變成地下經濟,而且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地下黑洞經濟,他會不斷默默的蠶食人民的小額現金,當他茁壯到一定的程度時候,他將變成一個大怪獸過來反嗜你,屆時你將沒有任何力量跟手段去反抗他,除非關掉網路』。 (感謝KNY同意節錄於此,歡迎大家去看原文)

 

我個人十分認同KNY的部份看法,台灣的IaaS、PaaS做得再好也不見得會吸引更多台灣的新生代創業家來用,因為價格、效能、彈性(擴展、備援、配套服務…)是新生代創業家最在意的事;而台灣原本在使用專線、主機託管Co-Location或ADSL的企業用戶,在未來很可能就會被吸引去使用國外的AWS、Azure甚至是已經宣佈的GCE,現在是因為大多數企業主不懂也不太需要雲服務(畢竟大多數是以B2B市場),會關心雲端產業只是因為股票的關係;但日後等到大家都了解、甚至變成競爭的重要基石時,很可能市場已經都被微軟的PaaS(Windows的企業用戶)、亞馬遜的AWS或是Google的GCE (Google Compute Engine)或GAE (Google App Enging)佔領了…

在台灣想靠軟體技術的專才生存真的很不容易,得到最多的是別人眼中看不到的辛酸與無奈,但請您們像我一樣不要放棄,台灣需要我們新一代的勇氣與創意去衝撞現今的僵化制度或想法、去突破各個國家對台灣的封鎖或壓制…
為我們自己、也為台灣走出一條與台灣傳統資服業者所未曾看好的路!!

這篇文章蠻雜亂的還請見諒、忠言逆言也請見諒!
僅獻給在台灣的新生代創業家(不想用「網路創業家」這個名詞,被搞濫了 :P),祝福大家也期待自己!!

error: 歡迎與我們聯絡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