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事實上因應雲端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規劃,以我們擅長的Amazon雲端來說,上面這張架構圖便是最基本的架構,對於個人或創業團隊來說應該已經很足夠了;但對企業或是網路流量較大的網站來說卻仍嫌不足,下面就針對企業及較大流量需求的網站介紹了兩種較進階的架構:

上圖是Amazon雲端較進階的規劃,主要有幾個重點:
- 1.在EC2中的資料(檔案、程式、資料庫)會定期備份至S3之中,以備不時之需
- 2.在S3的備份資料會利用在公司內部的NAS(或其它設備)進行下載備援,以達到異地備援的需求
- 3.在EC2中的資料庫除了定期的備份,更採用了Real Time Replication,以達到即時備援的需求
以我們幫企業客戶提供的雲端服務來說,每個企業客戶至少都會有NAS(網路儲存設備)的異地備援服務,以確保在雲端上的資料不會因雲端本身的問題或意外而損毀;至於資料庫的即時備援(Real time replication)則是視客戶實際的需求才加以納入採用(會有額外增加的成本)。

上圖是在Amazon雲端進行「讀寫分離」的規劃,主要有幾個重點:
- 1.適合網站流量較大的需求,將Web、DB分開至不同的EC2上,以增加各自的效能及整體承載量
- 2.負責DB的EC2需進行Master-Slave的架構…,在Web中的程式要實作「讀寫分離」的API
- 3.強烈建議仍要保有進階網路的規劃(異地備援、即時備援)
當然上述的做法會因每個客戶的實際需要而略有不同,例如若客戶主要的大流量需求是在FTP而非WEB時,那麼就會有不同的規劃,例如客戶的主要需求在於靜態檔案的下載(如圖片等),也許可以考量用CloudFront(其實就是CDN的服務)來增加存取的速度。
若是客戶希望使用Amazon提供的ELB(Elastic Load Balancing)及Auto Scaling或RDS(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)時,那麼規劃和實作又會大大有所不同,當然成本也會因此而有所差異…
希望上述的幾個規劃能對大家有用,尤其是日後想要採用Amazon雲端來提供服務的企業以及想要用網路來創業的朋友們(國外有50%的網路創業家會用Amazon雲端來創業)哦~
error: 歡迎與我們聯絡~